晋城,影响日本的中国铁壶

国礼级日本铁壶,他的作品日本新皇收藏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以“日本南部第一釜师”为称的田山和康,在16岁时便拜入十三代铃木盛久——人间国宝铃木繁吉的门下,现为日本大师级的工匠,也是日本南部最具代表性的釜师。 田山和康献礼日本天皇「石割樱」作品当地报道 「石割樱」砂铁壶 ——作为日本南部铁器的代表献礼日

晋南的这座小城从金元时期开始,就是为全中国打造铁器的地方,其制造的炊具、兵器、农具,占据过中国铁货市场五分之四的份额。铁壶是晋城为这份遗产找的新出路,近年中国人热捧的日本铁壶,有些就是在这里铸造的。

天朗气清,8月的晋南竟然有了几分云贵高原的味道,这样的日子最适合走走大阳古镇。这座从明至清,兴盛过几百年的古镇,在古建文物满坑满谷的山西,算不上出类拔萃,但高门大院、青石阔道,即使有些年久失修,仍能让人想象昔日当地的富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阳古镇背靠一等一的铁矿。此地古称泽州,出产的铁矿石含铁量高,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低,因此之便,从金元时期开始,当地生产的铁器闻名全国。所谓泽州“九头十八匠”,其中“头”和“匠”都是铁匠的代称,意思是带“头”和“匠”的地名共有27处,足见铁匠云集。

泽州铁器以手工针、犁镜最为出名,针不用多说,犁镜是犁上的铸铁零件,负责把犁起的土翻到一边。但这两种生活用具早已实现机器生产,价值又不高,手工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勉强传承,犁镜只是被有心人收藏,平时很难见到。

不是旅游季,古镇的主干道正在翻修,家家店门紧闭,唯一一家开着的,是“阳阿李记老针店”,阳阿是这里的古名。店里摆满了各路明星在老针店的合影,70岁的店主人李连伍祖辈在镇上卖针,到他已经是第七代。货台上的钢针明码标价,10元一盒,老人也不避讳,直言说针是机器做的,他是卖针的传承人,并不做针。

有人说日本的铁器是从这边传过去的,说法不知真假,但日本铁器的确是从中国传入,泽州也曾拥有高超的铁器制造工艺。可惜时至今日,大家追捧日本铁器,到了泽州却难见铁器踪影。我们正是为泽州铁器而来,见此情景,怀疑此行会不会失望而归?

1.铁器保护的商业化

雕刻师创造出来的美感是任何机器都无法代替的

曾经的泽州府现在改称晋城。交通拥堵已经波及这座中国五线城市,到了上下班高峰,三公里要走上四十分钟。晋城市文化局的张巍早就改成骑自行车上班,他主要负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我们去泽州铁器的保护单位看看。

所谓保护单位,是一家叫晋韵堂的公司,为了让传统技艺得到可持续的传承,商业化是近年来政府在尝试的方式之一。

泽州铁器虽然出名,但传统铁器只是日常器具,粗粗笨笨,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晋韵堂的方式是通过打造工艺精湛的铁壶,让泽州铁器能在当下重新得到认可。同样以泽州铁器之名制造铁壶的公司还有两三家,但工厂并不在附近。

晋韵堂的门店在开发区,一层用于零售和展示,二层是设计工作室。我们去时,三名雕刻师正在实心的壶型泥坯上雕刻纹样,他们的手艺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外观。经理马保元坦诚说这三名雕刻师并非中国顶级的,因为最顶级的雕刻师溢价太高,早已超出了市场规律,而像这三位一流雕刻师,可以在效果和成本间取得平衡。

但雕刻的时间成本仍然很高,马保元为我们展示了一把“九龙壶”,壶壁上,九条飞龙盘绕在一起,栩栩如生。他说第一批雕的时候,从早到晚,雕了整整五十天。他觉得这么高的成本完全接受不了,决定试试3D打印。虽然3D打印可以完成纤毫不差地复制,但龙是死的,没有一点生气。这让他更加笃定,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有些东西是机器替代不了的。

铁的硬度高、延展性差,一般使用铸造,完全靠手打的铁器稀少且昂贵

展厅里还有很多为公司机构定制的铁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商银行等,都是晋韵堂的客户。铁壶定制是公司收入的很大一块。

从器形上看,现代的铁壶虽然借鉴了一些中国传统铁器的元素,但已经不尽相同。原因之一是使用方式的改变,早先铁壶是煮水炊具,容量不能太小,而且要能架在炉膛上烧,底要大,大底还能提高受热面积,加快烧水速度。但现代铁壶主要供饮茶一族收藏把玩,多用在茶案上,不能太沉,要能让女孩轻松提起来,又因为大多用在电磁炉上,壶底也不宜过大。

现代铁壶美不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通过商业化,的确非常有效地保留下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至今打造一把铁壶还需要64道工序,公司还特意为“工序”申报了非遗,省级非遗已经批下来了,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非遗。

为“工序”申遗听上去有些怪,马保元解释,铁壶的制造流程特别长,不可能像紫砂壶一样,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做完,而是需要不同工种的配合。整个过程叫做失蜡法铸造”,至今八成的工序还是靠人工完成的。

“九龙壶”是失蜡铸造法集大成之作,仅雕刻就需要五十天

2.用45天做一把壶

第二天,我们去工厂真正见识了失蜡铸造法。精美的铁壶背后是一点也不优雅的重体力劳动,即使科技发达如今日,铸造一把铁壶的周期仍要45天。

目前的铁壶铸造80%的工序遵照了古法,比如第一步开模,老话说“传女不传男”,是因为女人耐心足心又细,现在工厂里的开模工匠仍然都是女的。

开模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中国古代认为女人比男人更胜任这份工作

摇蜡是工序中的重中之重,工匠要摇出厚薄均匀的蜡模,蜡模的厚度就是最终铁壶的厚度,摇不匀的话,最后出炉的铁壶就会厚一块薄一块,变成要进垃圾堆的次品。

摇蜡完全靠工匠的手感,器形图案不同,轻重缓急就不一样,全凭经验。根据古法,要用从业十五年以上的工匠。现在培训工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正在摇蜡的刘师傅今年34岁,足足练了两年才掌握了这份手艺。他每天要举着4斤重的蜡模摇出60多个,蜡模之间重量上的误差要控制在10克以内,所以这道工序自古至今都是由男人承担的。

摇蜡完全靠工匠的手感,器形图案不同,摇时轻重缓急就不一样,全凭经验,早先只有从业十五年以上的工匠才能

摇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最后壶身的厚度,以及是否薄厚均匀

日本南部铁壶哥斯拉形貌逼真 限量售价100万日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真实再现电影《哥斯拉》头部的“南部铁壶哥斯拉”荣获日本铸造工学会最高奖项“Castings of the Year”。制作出该作品的便是岩手县奥州市的铸器制造“及富”。 这一奖项每年由该学会表彰给有助于铸器行业发展的制品。在该公司为其予以表彰的

摇出的蜡模肯定会有瑕疵,下一步要修蜡。当地人曾经判断女人是否贤惠,标准是“进得了厨房,做得了蜡坊”,修蜡不光需要细致耐心,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有些复杂的图案在摇蜡过程中丢失的细节比较多,全靠修蜡师找补回来,有时还要靠“脑补”。像“九龙壶”这种极度复杂的铁壶,最资深的修蜡师一天也就能修一两把。

修蜡是为了弥补摇蜡过程中留下的缺陷和不足

后面逐渐进入了“重工业”的环节,先是制壳,简单来说,就是为蜡模内外打造一付外壳,然后把蜡融化掉,用铁水把原来蜡占据的空间填充好,定型后,打掉外壳,和蜡模一模一样的铁壶就初步完成了。这也是“失蜡法”名称的由来。说起来容易,但每一道工序都有学问,比如打造外壳用硅溶胶比南方人常用的玻璃水更有利于呈现清晰的细节。

浇注铁水是所有工序中最繁重的劳动,炉前工要将1500度的铁水,小心地倒进失蜡后的外壳。我们站在十几米外,穿着短衣短裤,仍然酷热难耐,摄影师到距离五六米的地方拍摄,按下两三次快门就得撤后,而炉前工还要穿上沉重的石棉防护服,带上沉重的面具。他们一天只用干两个小时,却是整个工厂最累的,挣的工资也比一般人要高。

冶炼工作辛苦繁重,炉前工面前是1500度的铁水

面对1500度的铁水,炉前工还要穿上厚重的石棉防护服

浇铸冷却水后的砂壳如混凝土般坚硬,清砂师傅在敲掉砂壳的同时,还要确保不伤及壶身

有些古代工艺难以复原,其中包括,古时用炭火炼铁,现在考虑到环保和效率,换成恒温的中频炉。凭铁水颜色推算温度已经快成为一项失传的绝活,原先负责看温度的师傅要早晨4点就起床,借着最柔和的天空看铁水颜色,到6点再回去睡觉,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再看。哪部分铁要贴炉边,哪部分要放中间,当日放铁量的多少,全凭他说了算,非常讲究。

最后,铁壶要用800度的高温退火两次,尽可能清除杂质,才能保证这把铁壶能放上百年。

打磨是最后一道工序,古代用砂石清理壶身,现代工匠使用砂轮、气钻。

3.日本铁壶中国制造?

制壳时用硅溶胶代替水玻璃将增加后续清砂的难度,高温退火有可能使壶身变形,都会增加报废率和时间成本,这些是晋战平的要求,他是晋韵堂的创始人。

六七年前,日本铁壶被台湾人炒火了,他想起自己在山西常逛古玩城时碰到的铁壶,好像工艺并不比日本铁壶差。真去了解了一下,发现中国铸造铁壶用的失蜡法技术真的很厉害。于是晋战平在日本谈了几个订单,拿回国内做。

日本人也会失蜡法,但不用在铁壶上,而是一直用翻砂铸造的方式,效率很高,但做不出精美的细节,适合外观质朴的设计。倒是中国人介入后,日本人也开始用失蜡法铸造铁壶,而且近年生产出的铁壶绝大部分被中国大陆人买走了。

制壶是极为耗时的手工艺,所谓“一袋烟锅,一个壶”

重新捋顺一下,会发现历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怪圈。先是铸铁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数百年后,凭借对传统技艺的良好保护和留存,日本人让以铁壶为代表的日本铁器成为世界知名的手工艺品,随后价格被台湾人炒高,中国人开始介入,把失蜡法带到日本的铁壶生产领域,再由中国买家购回。

晋战平觉得,日本之所以能把传统保护得这么好,是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有限,非常珍惜从外界习得的技艺。在日本社会上,这些技艺的传承者获得了很高的地位,极为受人尊敬,而且国家对他们施行工资制,大师做一个和普通匠人做五个,工钱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用着急。而在中国,手艺人一直是比较低贱的职业。

但即使在日本,铁壶铸造也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和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样,日本年轻人不愿住在乡下,也受不了这份累。晋战平说日本目前能做铁壶的只有三家半,那所谓“半家”,是因为有些工序做不了,要放到别家来做。

令人意外的是,日本铁壶很多是中国代工的,像晋城这样的小地方,还能找到愿意吃苦的工人,工资水平也比较低,很适合费工费时的铁壶铸造。晋战平给我们展示了两把壶,就是为日本品牌代工的,上面刻着“盛久川作”几个字,器形外观也是日本人喜欢的那种,简单古朴,如果摆在日本的商店里,相信没有人能分辨出它的产地。

当然,日本人还保留了一些Made in Japan的部分,他们只要中国代工厂铸造壶身,壶盖和提手由他们自己设计,当然最后还要放在日本自己设计的礼盒中。经过这么一包装,三四千元人民币的铁壶在日本价格直接翻倍。

得知实情并没有让人看低日本铁壶,反而要赞叹日本人保护手工艺的理念,以及在传播推广上的艺术。中国可以做出和日本工艺相当的东西,却很少有人知道。

来源:苦获

冬日暖心提示:用晋韵堂的铁壶烧一壶水,泡一杯皇城相府的花茶,打造好心态,管理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自在,从容优雅,幸福常在。

本文源自头条号:晋城范侵权请联系删除

养护铁壶,注意这3方面就够了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铁器是很常见的物件。 他们信赖铁器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且铁器本身有细小的凹凸和孔隙,更容易保留和传导热量,甚至经由铁器烧煮的水,口感也更清冽甘醇。 松寿堂 万代屋形富士山金银镶嵌铁壶 于日本茶道而言,铁器似乎也是最适宜的器